赵锦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这艘东方的航船千回百转,历经坎坷,愈挫愈勇,摧坚破冰,朝着胜利的彼岸,一往无前地继续行驶。中国的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华夏大地上的改革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各行各业都陆续转型,尤为教育战线上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恢复,标志着“读书无用论”的时代结束。“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社会读书热潮扑面而来。
西岳华山还是那么奇拔险峻,渭河还是日日夜夜地奔腾东流。而华山脚下的秦川大地却卷起阵阵春潮。
1977年是“教育整改”第一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对我们求知若渴的青年来说,犹如晴空一声惊雷。
华山脚下“求索”声
反应最强烈的是“大三线”建设国有企业青年职工。青年人思想活跃,敢想、敢干、敢梦想。我们冶建几个意趣相透的青工结成了“文学邦”,借用古代大诗人屈原《离骚》句取名“华山求索”小组。成员多是喜好文学和社会知识的青年在一起学政治、学经济、研文学诗词,攻哲学法律……可谓博览群书,在工作之余节假日、礼拜天大家聚在一起,海阔天空,古今中外,诗词歌赋……那可真是“白日战天斗地,夜晚擦枪又磨刀”。那个年月的中外名著书店禁卖,我们就千方百计地搜集,如《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铁道游击队》、《创业史》、《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以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都是从朋友那里搜寻借来的。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手抄本《一只绣花鞋》、《第二次握手》等未公开发表的书,我们相互传阅交流。
我们作着各色各样的“七彩梦”,论当今、话未来,有人想当作家诗人,有人想当电影导演(那年月还没有电视剧),有人想当记者、编辑、律师、教授……真有些“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但“求索小组”成员都是具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强信念,这些梦都是纯真的,有远大理想的,很少有发财梦的,更没有赚钱买房子,花钱娶媳妇的。那年月谈对象首要是对方“思想进步”。尽管大家“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
1978年“五四”青年节在汉中勉县,九冶建成的首座汉江大桥下合影,第四排(右二)为作者
“求索小组”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信息也四通八达,如华阴当地的成员,他们会将华阴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文物古迹、乡俗戏曲……真实的、传说的、搜集成为珍贵的资料。我最感兴趣的当然是《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的庄园了!通过求索小组的调研,发现了华阴史家庄、华岳庙古街、往西30公里华县的史家村是“九纹龙史进”的后裔。还有多年后火爆的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源远流长,在当地称作为小戏“板凳戏”。老腔皮影的演出多为庙会祭神还愿和红白喜事,演出时间都在晚上。记得在农历二月的一天,史家庄的朋友史侠山告知我距厂区不远的康营村晚上演小戏(板凳戏),是一家村民给他父亲过三周年。我和小王去看了,搭建的临时舞台,没有多少观众,多是村民。我只记得一个光头农民演员用块方木头在板凳上打的啪啪响,唱词听不懂,这是我有幸最早在华阴看的第一场“华阴老腔”。这个陕西民间的艺术瑰宝,可惜当时无人重视,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白鹿原》电 视剧的上映播出才使华阴老腔这块美玉火爆陕西,声闻全国,登上中央春晚,被冠以东方最古老的“摇滚”明珠。
苗圃育新人
人一生的道路总是曲折坎坷,有时是山重水复,而有时却柳暗花明,命运之神总是难以捉摸。
我没想到自己从华山脚下的工厂走进学校,站上了讲台,成了教师,当了“孩子王”。
1978年,我敬业地干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业余时间由我牵头的“求索小组”开展着有益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摩拳擦掌,迎接成人高考。
夏日的一天,党总支李书记叫我到他办公室谈话,他显得有些激动。锦荣,有个重要事情我征求你的意见,咱俩相处好几年了!是好同事又是好哥们儿,你到九冶当青年团干也几个年头了,“以工代干两不误,又红又专双进步”。前不久你出席九冶总公司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为单位赢得了荣誉。现在公司遇到个难题,咱们九冶现建设的生产厂家是华山冶金车辆厂,这两大企业职工近六千人,加上家属子弟一万多人了,厂子弟学校是华冶车厂办的,而我们九冶的子弟也在人家学校上学。前不久,冶金车辆厂提出九冶要派几名教师进去,否则九冶子弟就不让上学了!一听此情况,公司职工家属人心慌慌。怎办哪?孩子到哪去读书?县城的几所学校距公司厂区远不方便,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建设和职工稳定。公司物色教师,但老师难找啊!这个年月谁愿去当“孩子王”哩!工资低,每月定量才30斤粮食,没人愿意去。再则当老师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教学生不是抡大锤、搬砖头,随便派去个人,误人子弟是大事啊!公司点到你的名,两次都被我回绝了!锦荣是我们单位的青年团书记,组织培养的对象,不能随便被挖走,再说本人还同意不?昨天公司党委王书记又把我叫去谈话,语气很硬。要咱们必须出一名教师,并说这是工作大局。我可真犯愁了呀!
李书记抓耳挠腮,他说得很激动,脸颊上沁出汗珠,唉声叹气。
我听完他的话,大脑嗡地一声,啊!要我改行,真不知所措。我接过他递来的一支“大雁塔”烟,狠吸了两口,应付地说,李书记,工作转行是一件大事,允许我考虑两天再回复。
几天来,我不时地思索考虑,这年月当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低。但当教师也有优势,工作规律,环境安静,学校每年有寒暑假,有较多的学习时间,这是工厂所不及的。自己不是想考大学吗?实现文学梦吗?
我终于下定决心去子弟学校当教师,我自信可以胜任工作,教好学生,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成绩。
1978年秋季开学了,我毅然去学校报道,告别了机器轰鸣,焊花飞溅的九冶安装公司,告别了李书记,走上了教育岗位。
新的工作,新的岗位,新的生活,一切都从零开始。
在厂子弟学校当教师,二排(右五)为作者
我教的是语文课,学校领导考虑我在九冶搞过青年团工作,就决定让我又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当时的教师确实辛苦,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班级学生管理等。每天早上按时到校,带班级学生做操;作文课、体育课、劳动课都得参加,备课时间常常到深夜。
我逐渐适应了学校工作和生活,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融洽,孩子们的纯真、活泼,我非常喜欢。多年后我做梦还会梦见孩子们戴着红领巾向我敬礼,齐声喊:老师好!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光。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作文兴趣,经校领导同意,以少先队大队部名义创办了子弟学校第一张油印小刊,取名《苗圃》(含义教师是园丁,学校是培育学生幼苗园地)。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办刊工具是用铁笔在钢板上用蜡纸刻成仿宋文字;刊头则是我找了块梨木用木刻刀刻了“苗圃”二字,用印泥盖印在刊头上面,用手推胶滚油印机印刷。一张张散发着油印墨香的《苗圃》出刊了!学生们的优秀作文,小诗歌,小品文等登在上面,受到师生们的欢迎。有学生戏称为“挺进报”。这份油印小刊也是我最早办刊的开始,那套办刊工具(钢板、油印机等)已搬了几次家,但舍不得扔掉,保留至今,它是我在华阴学校教育工作期间珍贵的纪念。
英雄丰碑耀华山
智取华山八勇士纪念(雕塑)
西岳华山不仅是自然景色天下奇观的丰碑,而华山还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丰碑,可歌可泣,感昭后人。八勇士智取华山纪念碑家喻户晓,每年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少先队员去华山烈士陵园扫墓,华山陵园长眠着500多位老红军、老八路等为民族解放事业和国防建设牺牲的先烈们。除扫墓外,学校还邀请华山玉泉院东侧“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为革命和建设光荣负伤的荣誉军人来学校做报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院所。它是党领导下建立的全国第一所“荣军医院”。是毛主席亲切关怀下,由老一辈革命家何长工在延安创建。成立于1938年2月,1949年迁至风光秀丽的华山脚下,建院80多年来,先后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后因战、因公致残的军人三万多人曾在这里休养、生活和康复,为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拥有了“全国荣军第一院”光荣称号。(以下简称“荣军院”)
首任荣军院院长何长工和荣誉军人在一起(雕塑)
那是“五四”青年节的一天,学校少先队部和团支部邀请英雄人物来校作革命传统报告,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报告人是“荣军院”的老红军、老英雄李福齐。
李福齐,陕西延长人,1934年参加陕北延川红军游击队,西安事变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1937年9月参加了闻名中外的山西平型关抗日战争,战斗中不幸头部被炮弹炸伤,双目失明,致一等残废。
我搀扶着老英雄走上讲台,将他手中拄的木棍立在墙壁,然后走下讲台第一排坐下。我仔细端详着老英雄,他的头顶处凹下一个坑,头发被弹片几乎烧光了,他的两眼完全失明了!我想着他从1937年受伤后的几十年失去了光明是怎样度过的,是多么的痛苦啊!可老英雄却给人坚实、有力、乐观;他爽朗的神态和性格,觉得他和常人一样,浑身透着军人的气质。
平型关战斗负伤后,李福齐转到陕北伤残荣军教导院养伤(荣军院前身)。他身残志不残,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曾两次评为一、二等劳动模范受到边区政府的表彰。1950年来荣军院休养后经常给部队、机关和学校青少年做传统报告三百多场。在我国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他带领休养员开荒种地。晚上同志们都休息了,他一个人摸索着给菜地浇水,施肥,收获的菜和粮食全部交给院里不计任何报酬。他艰苦朴素,连续12年被评为荣军院模范休养员,出席了省民政系统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老英雄的报告,使学生们受到了深刻教育,纷纷表示向李爷爷学习致敬,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华山“荣军院”的情结
华山荣军院,英雄万万千。他们为革命受伤,为保家卫国,他们每个人就是一卷英雄史。笔者今天记录的这几位老英雄既平凡而伟大,他们是老红军、抗战老英雄、解放战争功臣、抗美援朝老战士,还有一位是荣军家属。他(她)们都已作古、长眠在华山烈士陵园,而他们的精神像西岳华山永存,长留人们心间。我每当想起他们泪水总会浸湿双眼,幕幕往事在脑际闪现。
经了解,李福奇老英雄和我还是同一个县的老乡,从此我们便多了交往。在华阴工作期间我每到华山玉泉院便会到东侧的荣军院李老房间坐坐。记得一次我去汉中出差给老人家带了十斤大米(那时大米少),他非要付钱,否则不收。他从床单下摸出几块钱,硬塞进我手里。他眼睛看不见,但听觉很好,用手摸钱,打扑克牌摸得很准。他一旁的战友冯老开玩笑说“李瞎子摸着打扑克,数钱分毫不差。”真是神了!
从李老口中得知,荣军院有不少的疗养者是陕北人,大多是战争年月负伤致残。哦!陕北革命老区在战争年月里曾付出了巨大代价。千里遇故知,他乡遇老乡。陕北人很重视乡情的,只要一听是陕北口音便有了亲切感,通过李老我又认识了荣军院陕北绥德与米脂相邻的杜大婶。
杜大婶不姓杜,姓高,因她丈夫杜老四是荣誉伤残军人,所以人们便亲切地称杜大嫂,杜大婶、杜大妈。她吃苦耐劳,为人厚道,朴实、热情、开朗,尤为遇到陕北老乡像见到亲人一般,因为杜大婶离开老家已三十多年了,她见了陕北老乡就如见到了娘家人。
抗美援朝负伤荣誉军人杜老四在荣军院休养
杜大婶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他却是两位荣誉军人功臣的家属。因此说,他不是英雄却胜似英雄,杜大婶老伴杜老四,50岁出头,70年代我认识时,他行走拄着双拐,常年蹬一辆荣军院分配给他的一辆破三轮车,可手摇可脚蹬。他坚毅风霜的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浓密而花白头发,向后梳着,精神伟岸,见人总是面带微笑,操着甘肃和陕西关中口音,和蔼可亲。我每逢春节总要去荣院看望杜大婶一家,每次去都碰到老俩口在不停地编织塑料网兜。经了解,荣军院给他们伤残军人办了个塑料网兜厂,作为副业,钩织一个网兜5分钱,每月有任务,完成任务才可领到微薄报酬。杜大婶和老伴每月可挣三四十元作为生活补贴,要知道他们已育有两儿一女,当时荣军的工资并不高,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杜大婶和老伴很少谈过去,是的,过去不堪回首,过去令人伤心。有一次春节我去他家,非留着我吃饭,我和杜大叔小酌几杯,杜大叔打开话匣子,说起了他的经历。
杜老四,原籍甘肃卓尼县人。父亲叫杜铁匠,会一些打铁手艺。他出生于1926年8月,因家境贫寒,他小时上不起学,常年给他人揽工,因此他本人成分认定为雇农。1945年他刚满18岁被抓壮丁在国民党三十三军十师当兵,1948年12月在张家口解放战斗中,投入我军怀抱,参加革命,在204师6101团八二炮兵连任战士、班长。在解放战争中随大部队出生入死,扫除敌顽,在太原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两次。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杜老四又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斗行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后随即到炮火硝烟的东山战场。炮兵杜老四作战勇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1951年9月朝鲜战斗行军中他做到“体力互助,思想互助”,吃苦在先,帮助别人,照顾体力弱的同志,顺利完成了行军任务,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1952年2月8日杜老四在朝鲜前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2月16日的一次殊死战斗中他又荣立三等功。在他“功臣简历”立功事迹中记载:“1952年2月16日,投入战斗后,表现了英勇顽强,在敌人炮火激烈封锁下能单独完成任务。敌人合围向阵地冲来时,他大胆沉着,用大炮协同步兵打退敌人进攻……”
1953年2月28日,再次朝鲜战斗中。敌机疯狂轰炸,杜老四不幸双腿被炸伤,致双下肢切除,一等伤残。他随即转东北松花江陆军医院治疗,1953年10月,转来华山荣军院休养。说到这里,杜大叔痛苦地哎了一声!我那年才27岁,双腿没了,以后可怎么工作生活呢。我当时很悲观,曾想到自杀,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我重新振作起来,自己是共产党员,要为党做贡献,我就顽强的活下来了。听到他的讲述,我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含着泪说,杜叔叔,你真想钢铁一样坚强,你不后悔吗?他嗓音放大说不后悔!我多活这些年就是幸福,朝鲜战场上牺牲了多少战友,我一想到他们就心痛。
抗美援朝老战士荣誉军人杜老四乘三轮车在西安参观
啊!面前这位失去双腿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不就是我们崇敬的英雄吗!这是一个荣誉伤残军人家庭,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英雄的家庭,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生活挑战的家庭。
杜大婶这位陕北绥德女子,早年受革命老区的熏陶,在他幼年时就为陕北红军做了许多工作。送公粮、做军鞋、唱红歌、发传单。她唱陕北民歌,扭秧歌远近闻名。在他十二三岁时,八路军文工团曾招收她,由于当时正处战争年月,行军打仗,一个女孩子,父母硬是不让她去。杜大婶说她命不好,要不成了歌唱家了!她这一生,伺候服务两位残伤军人,育有两儿一女,既当妈又当爸,脏活累活她都干了。那年月伤残军人待遇低,三个孩子吃饭、穿衣、上学,家庭生活困难,她去附近的几个工厂都干过零活,倒垃圾,打扫卫生,砸石子,挖水沟……“小赵!不怕你笑话,我在你们九冶工地上还背过砖,腰都磨破了,谁让我寻了伤残军人,他们没胳膊没腿的可怜呀!想干也跑不前去。他们在前线冒着生命危险负伤。我苦些累点没什么!”杜大婶抹了把眼泪。
她接着说,苦日子快熬过去了!女儿绥荣已在五方公社插队,前几天还给背回来一袋玉米杂粮,女儿很懂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还想知道杜大婶前夫的经历,据说也是一位荣誉军人功臣,但杜大婶在我面前从未提过,多年后我写《难忘华阴》时,他儿女发来杜大婶前夫的有关资料,令人心灵震颤,感慨不已。
杜大婶前夫叫张飞君,陕西省子洲县张家湾人。1940年6月在陕北绥德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在绥德分区任班长,解放战争时期在黄龙分区独一旅五团一营三连任排长,1948年3月在解放榆林战斗中受伤致残,左目失明。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年代被授予“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奖章”。先后在留守处休养连、甘肃平凉荣军院、西北革命残废军人疗养院休养,五十年代转华山荣军院休养,几年后病逝。
我最后见到杜大婶,她已七十多岁了,满头白发,他双眼由于患白内障和常年劳累未及时治疗导致双目失明,但她很乐观,她身边常带着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收听中省新闻和文艺节目,他坚强的毅力使自己生活得很充实。
哦,杜大婶!您是立在两位英雄背后的伟大女人,您不是英雄胜似英雄。您勤劳善良,坚强负重,堪称华山脚下的“荣军红嫂”!
华山松柏把泪洒,大地为您开鲜花。李福齐,杜老四,杜大婶是“荣军院”众多千万荣军的一员,他们现都已逝世,驾鹤西去,英魂升天,长眠华阴大地。华山烈士陵园掩埋着他们的灵骨,那一块块丰碑记载着他们为民族为国家的功绩。他们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成长奋斗,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未完待续)
华山雪景
作者简介:赵锦荣(笔名野畴),男,汉族,陕西延长人,文化程度大学,职称编审(正高级),律师资格。现为陕西省传播学会会长,《现代企业》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曾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等职。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等。在农村种过地,国有企业当过工人,任过教师,干部;八十年代末调入新闻 出版系统,较长时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出版文化宣传工作中辛勤耕耘,已有多篇文章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上,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袁家沟与千古绝唱<沁园春·雪>》获中国当代散文奖。纪实通讯《总书记与梁家河村的深厚情结》获“中华大地之星美丽中国”全国征文特等奖。报告文学:《龙年吉林陨石之秘》、《中国大陆石油发祥地的开拓者》分别获“中国世纪大采风”全国征文一等奖金奖。